一直比较忙碌,到今天才忙里偷闲静下心来写一写在FB实习的流水账。想到哪里写到哪里,就是这么任性。
已经到这里一个月了,算一算时间过的真的很快。看着电脑上提示着TimeMachine已经超过30天没有备份,我才意识到离开实验室确实已经一个月了。有这么几件事情是一直在我脑海中想干,却一直没能完成的。比如健身减肥,比如练字,再比如看论文找博士研究方向。感觉这一个月里我一直保持着忙碌,除了美国国庆日和女朋友去太浩湖转了一圈,开车半小时在动物园里转了一上午以外,每天都是处于晚上8点到家躺在沙发上就能睡着的状态。
回想起来,我每一天都在干什么呢?每一天,都有新的东西要看、要做、要想。简单来说,第一周刚来这里,轻松一些,参加连续几天的公司培训基本上就度过了。第二周研究设备和代码;第三周完成代码开始做实验;第四周室外实验。作为一个实习生,节奏还是走的比较正常的,但是作为一个博士,白天干FB的活,晚上干实验室的活,就感到有些疲惫了。现在我的生活作息比较规律,早上7点起,8点左右到公司,9点前吃完早饭,然后干活。晚上7点晚饭,避免下班高峰一般晚一点走,晚8点到家。之前也说了基本上如果这时候躺在沙发上那肯定是睡着的节奏。所以自己加了一项到家后9点左右跑个步,振奋一下,然后9点半左右开始干实验室的活。凌晨1点前肯定睡,一般都是12点睡,一点都不违背父母叫我早睡觉的“命令”(基本上到这个点一闭眼就能睡着了)。如此规律的作息,仍然没能减肥,仍然没能完成很多事,效率比较低。归根结底还是不能战胜睡魔,白天和晚上的疲惫成了一个恶性循环,手头上既有未完成的FB的活,又有实验室一堆不太管用的算法需要改进,再加上想干点别的,想想就有一觉睡过去得了的冲动。看着周围一堆小本和硕士,真的有种“为什么我要活的比别人累那么多呢”的心情。只能期盼着到周五,晚上可以肆无忌惮的睡,第二天虽然早起,但至少有点空闲可以拿出来调整一下。
回到FB的话题上,在这里发现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年轻人多,都很拼,大部分都很晚才走。认识了不少机智少年少女,该玩的时候就嗨去了(作为博士深深地一声叹息),该拼的时候一点也不含糊。同时大家都很爱互相学习,都特爱问问题,也特耐心给别人解答。也许一个人这样不稀奇,问题就是人人都是这样的。这种氛围还是非常赞的。
除了来自同事的压力,还有来自自己的压力。作为一个不常有机会看到业界的博士生,这么一个宝贵的机会放在面前,总会想要多了解一些周边的人、事、物。要感谢Fan童鞋给我介绍了好几个同事,让我能够了解不同的项目,拓宽眼界。
关于FB的食物!作为吃货,身处北加,真是幸福。FB同时也提供了免费的早中晚餐,同时还有冰激凌、匹萨饼、零食、饮料、水果全天候供应。早餐有稀饭、油条、港式奶茶,以及各种美式早餐。
有什么想起来的回来补。